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礦物標本之所以為標本

改編至之前發表在Thread的文章

在認識標本之前,得要先了解「標本」的定義。如果你去查字典應該會發現「標本」就是重現某的具體/實體的本質,並且有教學或展示的價值。所以標本之所以為標本就是他可以呈現某些資訊在眾人面前,讓大家知道這樣的礦物有怎麼樣的產狀,如果再深入一點透過該標本了解該產地曾經有過什麼樣的地質事件,標本可以作為一個「證據」讓一些論文中的敘述有實體可以參考,而不再是白紙黑字,有些東西比起用文字敘述,親眼看見會更有感覺。

因此並不是精緻的標本才能叫礦物標本,能夠保存某種礦物以及產狀的東西,能夠傳達一些知識訊息,都可以稱為「標本」。這也就是標本的本質與精神所在。至於標本該不該被處理,這得要看你的標本要呈現出來要表達出來是哪些資訊,比如說你要展示出來是某的地區所產埋在石英內部的螢石,那要處理掉外面的石英就是不可避免。至於一些破損的標本在修復回去也情有可原,畢竟該標本要呈現的是當初晶體原本的樣子,只是說修復過的標本還是得標示是修復過的。

常看到有人把礦物標本簡稱為「礦標」,個人是不建議這樣子稱呼,一般在學術上還是用「標本」稱之比較多,畢竟昆蟲標本也沒有被簡稱為「昆標」,動物標本也沒要被稱為「動標」。

曾經看過某人的部落格提到「礦標究竟是什麼?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但還是建議不要有這樣的觀念,如果是這樣的話「標本」這個詞還有什麼意義,還是就只是作為一個定義曖昧不明的「商稱」而已。在學術上講求名詞的嚴謹和準確性,如果將名詞模糊化混淆視聽是難以被接受的。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想法,所以論文要的是嚴謹、準確,這樣才會有信度,如果只是打模糊戰,那這個論文出來的結果就會很模糊,完全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寫論文做研究講求的是能夠將正確的資訊完整得傳達給對方,而不是寫詩、創作藝術品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

關於證書與專業程度?上過專業課程真的會增加你對礦的專業程度嗎?

前幾天我在Thread發過一個抱怨文,後來又看到礦友對某網紅分享上某機構課程心得的評論,因為有一些感觸所以就在這邊寫下一點個人的看法

其實就算跟礦物不相關,其他的行業也有類似的現象,就如同有人在PTT上面諷刺某補習班的廣告「之前我在XX上課,現在我在馬路掃落葉,我的專業來自XX」

在這裡我並不是說這些專業課程不好,但是在花大錢去上這些課程的同時,你是否能夠意識到「這些專業課程真的能夠精進自己的程度嗎?」這點因人而異,上專業課程的確能夠讓自己接觸到許多專業知識,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專業課程只是給你一把能夠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而已,更深的知識得靠自己的自發性去精進和累積,而上課所給你的知識你也得要回去慢慢消化,然後反覆複習,否則一段時間之後恐怕也會記不得

因此對我而言檢視一個人的專業並不是只看那個人有沒有拿花錢拿到相關的證照,從分享出來的經驗、對於相關專業領域介紹的遣詞用字中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得出他的專業在哪裡,花大錢上了這些課程真的有沒有效

我就拿幾個例子:

  • 學了相關的專業課程之後,是否能夠分得清楚哪些不是水晶,哪些是水晶
    (這邊的水晶是指狹義的水晶,也就是顯晶值的石英)
  • 學了相關的專業課程之後,在寫一些介紹水晶或其他礦物是否能夠更得心應手,而不是整片文章都在寫能量相關的,或是網路上的資訊不分青紅皂白抄下來
  • 學了相關的專業課程之後,是否能過輕鬆分辨網路上關於一些水晶或其他礦物的文章的真實性,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如果光只有拿到證書,上面這三點都沒有做到,就代表你還要把過去學所的東西再三反覆複習,並且不斷地增加新的知識。其實很多東西還是得再三回去複習確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是正確的,要成為專家後天的努力以及學會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證書也只是一個文憑而已,證明你有修過這個課程,就如同大學某科系畢業拿到畢業證書一樣。假如拿到文憑又不回去複習精湛自己的專業知識,一段時間又沒複習的話最後肯定是還給老師,最終這些文憑只會變成裝飾用的白紙黑字